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诗词笔记 > 黄黄鹤楼古诗作者李白的诗

黄黄鹤楼古诗作者李白的诗

时间:2023-11-29 18:39

1、所以送别一程又一程

2、诗中“黄鹤”所指甚明,除了实体“仙鹤”之外,它的指向应该是即“一切”之意。“不复返”,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、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。“白云”变幻难测,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。

3、《黄鹤楼》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崔颢(hào)(704—754),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人,唐代诗人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公元723年)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《黄鹤楼》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曾有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的赞叹。《全唐诗》收录诗四十二首。他秉性耿直,才思敏捷,其作品激昂豪放,气势宏伟,以才名著称,好饮酒和赌博,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。

4、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”,是诗中颔联。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,受此景象的感染,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: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,但终归物是人非、鹤去楼空。

5、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,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。

6、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,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。

7、望黄鹤楼

8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9、地古遗草木,庭寒老芝术,蹇予羡攀跻,因欲保闲逸。

10、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11、一代名胜黄鹤楼;

12、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,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。

13、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

14、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。这是一首送别诗,寓离情于写景。

15、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
16、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
17、雪点翠云裘,送君黄鹤楼。黄鹤振玉羽,西飞帝王州。

18、黄鹤楼前春水阔,一杯还忆故人无。--杜牧《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》。

19、出自:唐崔颢《黄鹤楼》

20、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:“烟花三月”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“扬州”;三、四句,写送别的场景:目送孤帆远去;只留一江春水。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,极尽渲染之能事,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、情丝不绝、色彩明快、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。此诗虽为惜别之作,却写得飘逸灵动,情深而不滞,意永而不悲,辞美而不浮,韵远而不虚。原文: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【作者】李白【朝代】唐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翻译: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,告别了黄鹤楼,在这柳絮如烟、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。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,消失在碧空的尽头,只看见一线长江,向邈远的天际奔流。

21、崔颢(约公元704年-公元754年),唐朝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人,盛唐诗人,《旧唐书·文苑传》把他和王昌龄、高适、孟浩然并提。他秉性耿直,才思敏捷。当他遍历山川归来后,视野大开,诗风变为雄浑自然,气势宏伟,著有《崔颢集》。其诗名虽大,现存诗仅42首,其中最出名的是《黄鹤楼》。传李白登黄鹤楼见其诗,也感慨道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

22、李白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最著名的是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,除此之外还有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》、《江夏送友人》、《望黄鹤楼》等等,李白曾经多次在登临游览黄鹤楼,留下许多关于黄鹤楼的诗歌作品。

23、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24、简析:这首诗是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送别时所写,诗中没有描写黄鹤楼的景色,也没有朋友之间离别的伤感,只有诗人对友人目的地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。

25、诗作以一“愁”收篇,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,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,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,做到了言外传情,情内展画,画外余音。

26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
27、东望黄鹤山,雄雄半空出。四面生白云,中峰倚红日。

28、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,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

29、下面一起来看看其中四首比较常见的黄鹤楼诗:

30、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31、相传是李白登黄鹤楼,见到崔颢的题诗后大为感慨而写下的诗句,并且自愧不如,表示决不再写黄鹤楼的题诗。至于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,大概就只有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了: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32、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,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。

33、是李白写的。

34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
35、全诗虽不协律,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,信手而就,一气呵成;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。

36、唐朝·崔颢

37、孟浩然有这首诗《黄鹤楼》。这是一首李白送孟浩然时写的一首诗。题目是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,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38、李白在一片美景中送别了好友孟浩然,美景让人愉悦,送别却让人伤怀。以景见情,含蓄深厚,有如弦外之音,达到使人神往的艺术效果。

39、江夏送友人

40、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41、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,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,鹤去楼空,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。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”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,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,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。

42、黄鹤楼古诗不是杜牧写的,是崔颢写的。

43、岩峦行穹跨,峰嶂亦冥密。颇闻列仙人,于此学飞术。

44、观奇遍诸岳,兹岭不可匹。结心寄青松,永悟客情毕。

45、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46、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

47、早年为诗,情志浮艳。

48、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?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!

49、李白登黄鹤楼写了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这首诗。本诗描写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:

50、白话译文:

51、扩展资料

52、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

53、简析:这首诗也是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,诗中将友人比作振羽的黄鹤,自己是没有“琅玕实”的凤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不舍之情。

54、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,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。

55、黄鹤楼/登黄鹤楼

56、凤无琅玕实,何以赠远游。裴回相顾影,泪下汉江流。

57、后来游览山川,经历边塞,精神视野大开,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。《黄鹤楼》一诗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曾有“眼前好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的赞叹。

58、崔颢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公元723年)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《黄鹤楼》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《全唐诗》收录诗四十二首。

59、《黄鹤楼》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,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。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;颔联紧承首联,说自从仙人离去,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;颈联诗意一转,进入景物描写,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;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,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。

60、唐代:崔颢

61、简析: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和朋友在黄鹤楼上听笛声的经历,通过描写诗人怀念往事、西望长安,听到笛声,想起梅花飘零的景象,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,其中“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一句流传较为广泛。

62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

63、一朝向蓬海,千载空石室。金灶生烟埃,玉潭秘清谧。

64、简析:这首诗描写的是李白眺望黄鹤山的景色,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鹤山的景色,描写了神话传说中的白鹤离开之后山上的荒凉景色,诗人也联想到自己一生漂泊,不如再此地结束客居他乡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