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诗词笔记 > 有关古诗的美篇优选132句

有关古诗的美篇优选132句

时间:2024-01-03 05:46

1、如:赏读李清照的《武陵春》,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,认为词中所言之“愁”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,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。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,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、情感变化之故所致。

2、二、意尽词不尽。

3、诗的结尾方法,多姿多彩,不能一一概括穷尽。为了方便记忆掌握,兹将它归纳为“四类”、“八法”、“八式”,不妥之处,请方家教正。

4、宋-陈长方

5、长街长,烟花繁,你挑灯回看,

6、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!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
7、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说的是积累和内化,因此,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“三年积累300首诗”的构想,让古诗的积累与运用在每天都能体现。

8、霜严戈壁驼峰兀,风卷穹庐鸟阵惊。

9、词句揣摩,抓住重点:古人写作讲究炼字,抓住关键字、词、句赏析诗词,可直接入文入情,品味作者当时情感。

10、不是有心轻富贵,偶然看破是浮云。

11、唐-李冶

12、世事如浮云,飘忽。

13、春水初生,乳燕始飞,蜂儿采花酿蜜,鱼儿拥钩觅食,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,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,使人舒心惬意,欢欣不已。

14、忽有好诗生眼底,安排句法已难寻。”

15、用我三生烟火,换你一世迷离。

16、似僧耕野云

17、春意浓郁,灵感忽生,但诡谲的诗人却用“已难寻”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,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,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。

18、枝沐霞光迎盛夏,根生污泥笑抒怀。

19、“古木阴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过桥东。

20、浮云万里气纵横,幂幂荒烟一望平。

21、李清照《声声慢》

22、这类结句是指全篇结束后犹存余意,所谓意在言外,味而可知者也。有首《别同志》诗:“前程吟此景,为子上高楼”。这就是词尽意不尽的例子。另外,老杜的《九日诗》:“老去悲秋强自宽,兴来今日尽君欢,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整冠,兰水远从千涧落,玉山高并两峰寒,明年此会知谁健?醉把茱萸仔细看。”此诗结句,在上句设一问句,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,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,下句一个“醉”字将全篇精神收拢,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虽已醉眼朦胧,却仍盯住手中的茱萸细看,不置一言,却胜过万语千言。其意味深长,悠然无穷矣!怪不得姜夔说:“词尽意不尽,剡溪归掉是已。”“非遗意也,辞中已仿佛可见矣!”

23、定向邮亭梦渚亭,天凉莫放酒魂醒。

24、唐-罗隐

25、著名诗人林从龙在《诗苑寻芳》中说:“戏曲、散文、相声以及各种文艺作品都讲究结尾。好的戏曲结尾称“临去秋波一转”;好的散文结尾称‘豹尾’;相声则叫‘善丢包袱’。说法不同,其义则一,即这样的结尾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26、清-李銮宣

27、学生了解此些后,定不会再将词中之“愁”仅仅理解为一般之“愁”,这愁绪千丝万缕,有国破家亡之愁,亦有只身孤苦之愁,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,词中最后不是说“怎一个愁字了得”吗?因为透视了背景,所以拉近了距离,理解自在情理中。

28、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《绝句》。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。春光明媚,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,于是走出庙宇,观赏春光。

29、飞到五山山绝顶,风雷变化雨河沙。

30、“远目随天去,斜阳着树明。

31、驾着小篷船出游,将船停泊在古树下,拄着藜杖桥东漫步。

32、近现代-王浩

33、劝君今夜须沈醉,尊前莫话明朝事。珍重主人心,酒深情亦深。

34、我自是年少,韶华倾负。

35、窗含远色通书幌,鱼拥香钩近石矶。”

36、宋-陈著

37、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”

38、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《春日》。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。

39、世事如浮云,飘忽。天上浮云变幻,不觉已近中秋,人生沧海一粟,除了生死,一切都是浮云。人生短暂,生活很累,无论你怎么努力,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!如果你累了或是倦了,就抬头看看。天空不但有浮云片片,还有飞鸟翱翔,因为天空足够大又那么美,一定会包容你所有的委屈与不甘!

40、紧扣意象,奇文共赏:借物咏怀往往是古人的常用手法,把握诗歌的意象,于情景交融中深入挖掘,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理解效果。巧解手法,知情达意:诗词写作,有一定之法。赋比兴也好,活用典故也好,了解此类表现手法对读诗的重要性,做到深谙法而解其意亦大有好处。

41、《江南》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

42、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,小雨纷纷,杨柳飘舞,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,是传诵千古的名句。

43、“春水初生乳燕飞,黄蜂小尾扑花归。

44、耳盈鸟语,目满青枝,绿红相扶,异馥诱人。诗人寥寥几笔,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,然后,诗人索性止笔,不再描写春景,转而抒情。

45、答筹堂见招

46、这话说得比较复杂、难懂。我们且把它分作四个类型来举例说明。

47、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48、一、词意俱尽类。

49、浮云不出月明白,急雨忽来天晦冥。

50、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《春日》。这首诗写雨后春景。瞧,雨后庭院,晨雾薄笼,碧瓦晶莹,春光明媚;芍药带雨含泪,脉脉含情,蔷薇静卧枝蔓,娇艳妩媚。

51、解佩凌波,人不见,漫说馆娃宫阙。

52、这首诗情与景汇,物与心谐,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,略加渲染,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。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《村居》。一、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,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、迷人的景色,二月里,春光明丽,草长莺飞,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,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。三、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,他们的欢声笑语,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。这首诗落笔明朗,用词洗练。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,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。“阴阴溪曲绿交加,小雨翻萍上浅沙。鹅鸭不知春去尽,争随流水趁桃花。”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《春日》。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。全诗四句四景,小溪明净,细雨翻萍,鹅鸭嬉戏,桃花逐水,画面十分鲜明,历历如在目前,令人悠然神往。诗人以鹅鸭“趁桃花”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,春已去尽,鹅鸭不知,故欢叫追逐,无忧无虑,而人却不同,既知春来,又知春去,落花虽可追,光阴不可回,诗人的惜春之情,溢于言表.

53、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《春日》。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。斜阳披丛树,绿地与天接,犬欢叫,人晚归。

54、安能共笑晏,白首起新诗。

55、《春天》转瞬间严冬已逝,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。春天,是美好的季节,是充满诗情的季节;春天,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。自古以来,诗人喜爱春天,赞美春天,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,处处皆可入诗。漫步古诗百花园,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、争奇斗艳,令人目不暇接,随意采撷几朵,慢慢品读,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。

56、姜夔说:“词意俱不尽者,不尽之中,固已深尽之矣”,并用温伯雪子为喻,语出《庄子·田子方》篇,写孔子见温伯雪子,“见之而不言”,所谓“目触之而知道在其身,复何所容其言说耶?”(王先谦注语)意思是说只需意会,不必言传了。

57、明谢榛曾说过,大篇可以缩成短篇,短篇不可以拉成长篇。如祖咏的《终南望余雪》,结句“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”据《唐诗记事》载,祖咏参加科举考试,原应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,但他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,问他原因,他说“意尽”,即认为诗意表达已经足够了,不必再写。出句写雪止天睛;对句写雪后转冷的感觉,至于“望余雪”如何,尽在不言中了。

58、结尾之意,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,以作收束。

59、俱归黄土,而今只剩明月。

60、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”

61、汗血炎方七见春,又随残月渡江津。

62、这里有近景有远景,有动有静,有情有姿,随意点染,参差错落。

63、浮云蔽林薄,欲去相依违。

64、莫道无心便无事,也曾愁杀楚襄王。

65、如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》: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”此诗结尾两句以明月兴象,寄托愁思相送直到夜郎,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愁心将像明月一样永远相随之意。话好像未说完,其意更绵绵不绝。

66、再如杜甫的《八阵图》:“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,江流石不转,遗恨失吞吴。”下联出句一语双关。既说古迹犹存,又称英名不灭;对句暗寓刘备攻打东吴失策的遗憾。这样的结句均戛然而止。至于还能说些其它什么话,让读者自己去补充完善了。此即姜夔所说的“意尽于未当尽处,则词可以不尽,非以长语益之者也”。

67、池中鲤戏涟漪影,蕾上蜻观菡萏腮。

68、举家食粥颜平原,坐辂无毡郑广文。

69、知作者是必须的.这步我赞成.2、读诗文也是必须的.不只要读,而且要背诵.越熟越好.3、至于“明诗意、悟诗情”,我感觉可能存在问题.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,语言凝炼,意境优美.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、借事喻事、借景抒情等.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诗歌把握得当,而且要对当时的时世格局了如指掌.

70、若耶溪畔,恨春暮,啼鸟声声明灭。

71、开篇便是主人深情的劝客之语:今晚定是要一醉方休才好,在这美酒之前,就不要再说关于明天的事情了。然而,人是要有明天才会有希望的,明天是未来的象征,是美好的寄托,而主人却宁可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想必是对明日没有了期盼。这其中含有多少无处诉说的悲伤和无奈,实在叫人扼腕叹息。

72、灯前听滚滚,去住终无期。

73、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《南园》。南园的春天,生机勃勃,富有意趣。

74、明代-戚继光

75、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
76、须愁春漏短,莫诉金杯满。遇酒且呵呵,人生能几何!

77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,诗词占有了浓墨重彩的篇章。无数的文人骚客留下了一篇篇诗词佳作,给予了我们关于爱、关于美、关于生命的丰富体验。其中有一些诗词,开篇就让人惊艳。

78、杨慎《临江仙》

79、姜夔之说,是用《世说新语》中王徽之泛舟剡溪,雪夜访戴逵,乘兴而去,到门却意尽而返的典故来说明词尽意不尽的特点。

80、到此不须愁寂寞,雪山长傍马头明。

81、透视背景,拉近距离

82、元-李俊民

83、宋姜夔在《诗说》中说:

84、全诗运思绵密,描摹传神,自具一种清新、婉丽的韵味,十分惹人喜爱。

85、这首诗生动传神,清新流转,读来令人神清气逸。

86、浮云聚散复西东,此处容君一线通。

87、越甲三千,佳人一笑,山河空泣血。

88、“朝来庭树有鸣禽,红绿扶春上远林。

89、以上这四个类型的分类,不是绝对的,只是相对而言,不必过于计较。如白居易的《轻肥》结句:“是岁江南旱,衢州人食人。”站在体味言外之意的角度,可归入词尽意不尽;站在诗歌表现内容的角度,又可归入意尽词不尽。

90、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!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
91、四类——这是从词与意的关系来分

92、浮云一片出天涯,南北东西总是家。

93、宋-彭汝砺

94、天上浮云变幻,不觉已近中秋,人生沧海一粟,除了生死,一切都是浮云。

95、好的结尾,不但将全诗整体形象画一个完满的句号,而且使读者如嚼橄榄,清香盈颊,经久不衰。如闻钟声,清音绕梁,余味犹存。古人云:“合处要风迥气聚,渊永含蓄,如剡溪之掉,自去自回,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谢榛《四溟诗话》云:“律诗无好结句,谓之虎头鼠尾。大凡诗词结语,须风流蕴藉,蕴藉则俱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〈曲礼〉云: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文章亦不可写至极处,极处应有限度,往往使读者一览而尽,了无余味,实非诗文之最善者。于此,结句之重要可知矣!”

96、浮云一片无根蒂,去去来来自不知。

97、五湖舟上,寻芳不待佳节。《念奴娇·西子》

98、全体露时如不领,问君何日解相逢。

99、犬知何处吠?人在半山行。”

100、红颜露凝滴香来,十里荷花应季开。

101、关注平时积累,吟读知诗味

102、靖康之变后,李清照国破、家亡、夫死,重重打击之下,词作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、浅酌低唱,而是变得沉郁凄婉。这首词作,起句连用了七组叠词,这在诗词歌赋中是绝无仅有的。宋词是用来演唱的,因此非常看重音律和谐,而这首词起句读来便极富音乐美。从内容上看,“寻寻觅觅”的行为、“冷冷清清”的环境、“凄凄惨惨戚戚”的心情层层递进,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,久久不散,余味无穷。

103、堪叹伍相鸱夷,忠言孤胆,难抵眉心结。

104、李清照历经年轻时的幸福写意夫妻恩爱,又经历了夫死、国破、家散的痛苦,孤独一人,愁肠百结。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、越州、金华一带,晚年十分凄苦,而本词正作于此期间。

105、“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

106、西子多情怀袖里,霸主英雄气竭。

107、韦庄《菩萨蛮》

108、督兵过潮州渡

109、“一篇全在尾句,如截奔马。词意俱尽,故临水送将归是已;意尽词不尽,如抟扶摇是已;词尽意不尽,剡溪归棹是已;词意俱不尽,温伯雪子是巳。所谓词意俱尽者,急流中截后语,非谓词穷理尽者也。所谓意尽词不尽者,意尽于未当尽处,则词可以不尽矣,非以长语益之者也。至如词尽意不尽者,非遗意也,辞中已仿佛可见矣。词意俱不尽者,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。”

110、这首诗自然贴切,常中见巧,平中见奇,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,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,有春之色的绚烂,有春之味的浓烈,有春之声的和悦,置身其间,人们会敞开胸襟,尽情欢歌。

111、须信人閒足别离,相看能得几多时。

112、溶溶曳曳自舒张,不向苍梧即帝乡。

113、仲冬书事

114、师生在研读过程中,适当渗透“以诗解诗”的方法,学生既能快速入境,亦能提高锻字、炼词、用句等写作能力,更能纵横联系,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。

115、公卿倚山壁,匡坐得诟訾。

116、三、词尽意不尽。

117、九首有关浮云的诗词,看云卷云舒,风云变幻!

118、这就是“急流中截后语”。如李白的《独坐敬亭山》,结尾是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,全篇收住,词意两尽。王安石的《岁晚》,尾联为:“延缘久未已,岁晚惜流光”。另有一首《春闺诗》“欲意迥文字,相思织不成”。这些都是指把该说的话与该表达的意思都说尽了。

119、结尾在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。它能起到关合之篇,或首尾呼应,或卒章点题的作用。杨载之《诗法家数》云:“作诗结句尤难,无好结句,可见其人终无成也。

120、心远浮云知不还,心云并在有无间。

121、结尾又称结句、断句和落句。在绝诗中为第四句;在律诗中则为第四联。

122、狂风何事相摇荡,吹向南山复北山。

123、这是一首咏史词,慷慨悲壮,豪放中有含蓄,高亢中有深沉。滚滚长江随着浪花奔腾而去,而那些被千古传诵的英雄早已随着浪花消失不见,杨慎看穿了世事,将这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,让人产生心有戚戚然的感觉。建功立业,是多少英雄人物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,家国天下常怀心中,然而随着世事变迁,即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呢,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英雄多少无奈,尽在言中。

124、鱼戏莲叶间。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

125、百尺琼楼,千人歌乐,纵使肌如雪。

126、知作者二、读诗文三、明诗意四、悟诗情”

127、雁塞天寒春不到,龙沙车过辙无声。

128、宋-陆游

129、行藏莫遣沙鸥识,一片浮云是此身。

130、虽是平铺直叙,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,这个画面很雅,很古朴,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。

131、四、词意俱不尽。

132、芳魂归去情留住,与世无争何必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