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诗词笔记 > 三年级古诗望洞庭简单配画【优选20句】

三年级古诗望洞庭简单配画【优选20句】

时间:2024-03-02 05:55

1、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

2、.如果还有疑问,我会详细为你解答.

3、诗中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被压迫人民的心情,特别悲壮感人,充分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、对沉陷区老百姓的同情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。

4、儿童看图古诗“望洞庭”,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译文: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合,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,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,好像洁白银里托着一枚青螺。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

5、《望洞庭》,出自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。这首诗写的是:秋夜,皎洁明月下,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

6、《望洞庭》诗人以轻快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。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,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。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,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,第三、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。

7、这首诗的前两句,以万里黄河、千仞华山为代表,描绘了被金朝贵族占领的北方地区的壮丽山河;后两句,描述了北方人民盼望宋朝军队去收复失地的焦急心情。

8、《望洞庭》这首诗写到了月亮,洞庭湖,君山,秋景等景物,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。

9、望洞庭刘禹锡

10、《望洞庭湖》是一首风景诗,这首诗描写了遥望洞庭湖的美景,诗中写洞庭湖面的水光月色,写夜晚湖面的平静,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,还用一个比喻来赞美洞庭湖的美景。整首诗只写景,却让人身临其境,语句非常的生动形象,读来非常的有意思。

11、《望洞庭》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。微波不兴,平静秀美,分外怡人。诗人飞驰想像,以清新的笔调,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、祥和的朦胧美,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,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。

12、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,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.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,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,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,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,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.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,因为太阳已落,湖水不反光,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.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,这里的“山水”实际只是指山,即湖中的君山.用“山水”属于古代汉语中“偏义复词”的用法.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,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.全诗纯然写景,既有细致的描写,又有生动的比喻,读来饶有趣味.

13、《望洞庭》诗人以轻快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。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,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。

14、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插图  秋夜将晓⑴出篱门⑵迎凉有感    (宋)陆游     三万里河⑶东入海,    五千仞⑷岳⑸上摩天⑹。    遗民⑺泪尽⑻胡尘⑼里,    南望⑽王师⑾又一年。  注释  诗题意思:秋天的夜里,天快要亮的时候,走出篱笆门,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,心中产生一股伤感,于是写下这首诗。  (1)将晓:天将要亮。  (2)篱门: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。  (3)三万里:长度,形容它的长,是虚指。河:指黄河。  (4)“五千仞”形容它的高。仞: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,八尺为一仞(一作七尺)。  (5)岳:指西岳华山。岳:指北方泰、恒、嵩、华诸山,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。  (6)摩天:碰到天。摩:摩擦、接触。  (7)遗民: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。   (8)泪尽:眼泪流干了,形容十分悲惨、痛苦。  (9)胡尘: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,指金朝的暴政。胡: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。  (10)南望:远眺南方。  (11)王师:指宋朝的军队。  译文 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, 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。 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, 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。  相关考题  1.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“入”和“摩”的表达效果。  答案:"入"字表现出河的生气,“摩”字突出山的高峻。  2.诗人能把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描写之中。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。  答案:全诗以「望」字为眼,表现了诗人希望、失望,千回百转的心情。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。诗境雄伟、严肃、苍凉、悲愤,读之令人奋起。  【思想感情】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。  【历史背景】  南宋时期,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。诗人作此诗时,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。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,在山阴(今浙江绍兴)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,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,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,实现统一。 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,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,早怀报国大志,中年从军西南,壮阔的现实世界、热烈的战地生活,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。正如他的《示子遹》所追忆的“中年始少悟,渐欲窥宏大”;《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》所自述的“诗家三昧忽见前,屈贾在眼元历历;天机云锦用在我,剪裁妙处非刀尺”。浩气吐虹霓,壮怀郁云霞,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。他晚年退居山阴,而志气不衰,铁马冰河,时时入梦,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,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,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,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,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。  “河”,指黄河,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;岳,指东岳泰山、中岳嵩山、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。巍巍高山,上接青冥;滔滔大河,奔流入海。两句一横一纵,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,鲜明突兀、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。奇伟壮丽的山河,标志着祖国的可爱,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,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。然而,如此的山河,如此的人民,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,下两句笔锋一转,顿觉风云突起,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。“泪尽”一词,千回万转,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,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,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,都充分表达出来了。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,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。当然,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。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,历久愈炽;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,把大好河山、国恨家仇丢在脑后,可谓心死久矣,又是多么可叹!后一层意思,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,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。 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 陆游,字务观,自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。他勤于创作,一生写诗60年,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。诗的题材极为广泛,内容丰富,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,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。诗的风格豪放,气魄雄浑,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放翁词》传世。 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,在山阴(今浙江绍兴)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,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,盼望宋朝能够尽快启用良将,收复中原,实现统一。

15、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,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,第三、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。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,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,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,轻轻着笔,通过丰富的想象、巧妙的比喻,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,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。

16、首诗的前两句,以万里黄河、千仞华山为代表,描绘了被金朝贵族占领的北方地区的壮丽山河;后两句,描述了北方人民盼望宋朝军队去收复失地的焦急心情。

17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上一篇:望洞庭古诗配画图片下一篇:七步诗古诗配画图片相关文章: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配画

18、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

19、陆游】三万里河东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
20、勾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