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诗词笔记 > 古诗词讲解视频播放【优选53句】

古诗词讲解视频播放【优选53句】

时间:2023-12-08 05:10

1、复恐匆匆说不尽,

2、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做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,一个独处他乡的人,百天奔波满路,倒还能冲淡离愁,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心头就难免唤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,何况是在月明之夜,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叶诗的后两句,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,深化思乡之情。

3、见:通现,这里读(xiàn)。

4、唐·虞世南

5、唐代:李白

6、诗人的这番话,对我们不无启发。

7、耕犁千亩实千箱,力尽筋疲谁复伤?

8、赞颂了牛不辞羸病、任劳任怨、志在众生、唯有奉献、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。——“托物言志”,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。

9、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

10、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
11、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期间。因秋风起、雁南飞而触动了异乡孤客之心,有感而作。此诗借景抒情,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,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,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,风吹树动,萧萧木叶,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、来到耳边了。全诗苍凉慷慨的意境、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。而结句曲折见意,含蓄不尽。

12、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,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,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、志在众生之神。如此咏牛,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、唯有奉献、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。不过,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,而是“托物言志”,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。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“知人论世”,便不难看出这一点。

13、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,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。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,而不是依靠秋风。

14、这首小诗,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,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;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,写远客思乡之情,然而它却意味深长,耐人寻味,千百年来,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。

15、临发:即将出发。

16、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17、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。诗人很感动,所以用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,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。前两句叙事。

18、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寄家书时的独特心理和行动细节描写,真切、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
19、洛阳城里见秋风,

20、回答;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,通过朗读能显示这种音韵美,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。

21、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,从感情色彩、轻重音、语气顿挫等方面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,朗读时可辅以一定的动作或者音乐伴奏,通过抑扬顿挫地反复诵读,使学生读中悟、悟中读、品赏出诗的意境,诗的感情。

22、诗词鉴赏:

23、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
24、但得众生皆得饱,不辞羸病卧残阳。

25、欲作家书意万重.

26、诗人疲惫不堪,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,想着社稷,念着众生,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、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、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。

27、意万重:指要表示的情意很多。

28、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
29、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,托物言志的。因而,此诗中的病牛,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,动了,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,产生美感。

30、诗的后两句,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,深化思乡之情。“望”字照应了前句的“疑”字,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,他翘首凝望着月亮,不禁想起,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。于是自然引出了“低头思故乡”的结句。“低头”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。而“思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:那家乡的父老兄弟、亲朋好友,那家乡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,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……无不在思念之中。一个“思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。

31、答,“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”。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秋风引》。

32、《静夜思》

33、行人:指捎带家信的人。

34、[唐]张籍

35、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36、诗人臧克家在谈到儿童读诗时曾说:“孩子对其中某些诗,听了能懂,读了顺口,一定会感到有趣味,立即就能成诵的,如李白的《静夜思》……我觉得不懂也没关系,把绝句当歌唱,先把它成诵,首先被诗歌的音乐性所打动,由音渐渐到义。音,动听,也动心,一时不懂,早晚会懂的。”

37、此诗中的牛,亦是诗人自喻。李纲官至宰相,他为官清正,反对媾和,力主抗金,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,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,为相七十天即“谪居武昌”,次年又“移澧浦”,内心极为愤抑不平。因此,作《病牛》诗以自慰、自白。

38、这是一首咏物诗,咏物中尤多寄托,具有浓郁的象征性。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、习性和声音,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,物我互释,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。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,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。

39、诗的前两句,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。一个独处他乡的人,白天奔波忙碌,倒还能冲淡离愁,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。何况是在月明之夜,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。“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疑”字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,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。而“霜”字用得更妙,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,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,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。

40、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
41、塞下曲唐卢纶

42、我客居的洛阳城里又吹来了秋天的凉风。思乡情生,想写家信,心里涌现着千言万语。又生怕匆忙之中,心里的话没有说清楚,捎信人准备动身时我又一次拆开信封作补充。

43、林暗草惊风是古诗《塞下曲》的第一句,原文是

44、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;当时天色已晚,一阵阵疾风刮来,草木为之纷披。“林暗草惊风”,着一“惊”字,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,呼之欲出,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,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,为下文“引弓”作了铺垫。

45、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46、开封: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信。

47、行人临发又开封.

48、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
49、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,硕果累累,不言牛“病”,又字字含“病”意,年复一年,力耕千亩,获实千箱,必然气力衰竭,病由此生。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,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,责问语气,有强烈的感情色彩。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,将牛人格化,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。

50、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,形象生动,立意高远,既是成功的咏物诗,更是杰出的言志诗,为后世传诵。

51、答:赠汪伦李白

52、复恐:又怕。

53、次句即续写射。但不言“射”而言“引弓”,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,而且因为“引”是“发”的准备动作,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、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,从容不迫。